信息摘要:
同年10月29日,国家体委下发〔58〕体办字51号文件《通知成立“北京体育科学研究所”的有关事项》给北京体育学院:“关于在北京建立体育科学研究所的问题,自1958年4月11日经国务院科学规划委员会以〔58〕科字第89号文批准后,即责承你院以副院长赵斌同志为首进行筹备。现定名为‘北京体育科学研究所’,并宣布正式成立,由赵斌同志兼任所长。公章由你处自行刻制后报我委备查,并可对外联络。”10月30日,
同年10月29日,国家体委下发〔58〕体办字51号文件《通知成立“北京体育科学研究所”的有关事项》给北京体育学院:“关于在北京建立体育科学研究所的问题,自1958年4月11日经国务院科学规划委员会以〔58〕科字第89号文批准后,即责承你院以副院长赵斌同志为首进行筹备。现定名为‘北京体育科学研究所’,并宣布正式成立,由赵斌同志兼任所长。公章由你处自行刻制后报我委备查,并可对外联络。”10月30日,国家体委发送〔58〕体办字52号文件《关于建立“北京体育科学研究所”的通知》给国务院科学规划委员会、中国科学院、教育部、卫生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体育运动委员会,指出:“为发展我国体育事业,迅速提高运动技术水平,必须大力开展体育科学研究工作,因此,特呈请国务院科学规划委员会批准筹建‘北京体育科学研究所’。现该所业已正式成立,由北京体育学院副院长赵斌同志兼任所长。地址暂设北京体育学院。特此通知。”
为尽快建立相对完整的现代体育科研体系,1958年11月11日至12月22日,在国家体委的大力支持下,所长赵斌率领中国体育科学考察团(成员包括:任慰农、王汝英、杨锡让、郭庆芳、郝成硕、刘慧荣等7人)访问苏联,学习建所经验。访问前,黄中副主任在接见考察团时明确指出:“这个工作(指体育科研)很重要,现在是补空白,是非补不可。补空白有劲,是非常好的事。这次出国的使命,重要的是‘西天取经’。要防止教条主义,主要是把问题在哪里搞清楚;当然学的开始总得搬点,但要迅速地按照中国情况办事;要学但不要拜倒,要加分析批判,对自己承认是空白,但也不能自卑;对苏联的科学家也要平起平坐,不要被吓住,要相信我们自己的实践”。根据体委领导人的意见,以赵斌所长为首的赴苏考察团,在苏联考察期间认真学习了有关建所的经验与方法,并在考察期间物色了一些在苏联学习的优秀中国学生,鼓励他们毕业后到科研所工作。
50年代初,北京体育学院设立了两年制的研究生班,先后聘请了前苏联专家凯里舍夫、吉潘莱特尔、柏琴柯等,教授体育理论、生理、田径、足球、体操、游泳、解剖和卫生8个研究生班,这是我国解放后的第一批体育研究生,其中,有的毕业后分配到科研所并成为科研所的第一批骨干。1959年,科研所又调进一批骨干力量,1960年,北京体育学院专门为科研所培养的一批毕业生(理论系三班)也加入了科研所的队伍☀️。此外,1959年至1963年,科研所又陆续调入留苏、留匈的中国留学生及进修生,共计16人,占当时体育专业全部留学生的38%,显示了科研所领导对人才的重视和国家体委对创建体育科研所的支持。这样,科研所在编人员迅速扩大,从1958年刚建所时的18人到1960年底已达166人,在编人员规模已达到了同期莫斯科体育科学研究所的水平。从1960年开始,国家进入了困难时期,由于自然灾害及国际问题的影响,中央提出了“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号召,并且明令:事业单位减员50%。在这种情况下,科研所被迫进行了人员分流,调整后在编人数为86人,被分流的人员主要安排在沈阳体育学院、西安体育学院和云南师范大学体育系工作。
建所之初,在业务部门的设置上,依据当时的任务需要,科研所首先成立了体育理论与实践研究室、运动生理研究室。到1959年又成立了运动医学、群众体育和资料等研究室。1960年,按科研所发展设想,将理论与方法研究室分成运动训练研究室、青少年训练研究室和生物力学研究组,此外,又成立了摄影和仪器装配两个辅助工作室。1961年精简机构后,科研所调整了业务建制,下设5个业务研究室和一个行政办公室,这样的业务机构设置一直延续到“文革”开始。至此,科研所在机构设置和人员配备方面初步成型。
国内唯一的国家级儿童青少年体适能官方证书
持证上岗的不二之选
教育部印发《中小学生校外培训材料管理办法(试行)》,明确要求,非学科类人员(体育类)应具备相关行业资质证书或专业能力证明。教育部门和体育部门将对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和培训机构的星级评定工作,定期发布白名单、黑名单,校外非学科类培训机构将迎来规范发展。

国家体育总局发布《课外体育培训行为规范》,明确提出,课外体育培训主体的执教人员至少持有一个证书。
体育总局青少司编制完成了《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基本要求》行业标准,其中在执教人员资质中明确了:执教人员应持有国家颁发的有效资格证书上岗工作。
教育部等三部门发布《关于规范非学科类校外培训的公告》,《公告》提出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应当具备相应的资质条件,从业人员应当具备相应的职业(专业)能力证明。
专业名师授课
更加深入的理论
更加实用的知识
高效助推专业教练员的职业生涯发展!